第17章 盛世危机系统重启55 (第2页)
在朝廷内部,李天明启动了一项秘密调查。
他利用系统提供的高级分析能力,很快就锁定了几个可疑的大臣。
但他没有贸然行动,而是耐心地收集证据,等待最佳的时机。
与此同时,他还派出了以名臣张九龄为首的使团,前往西域进行外交谈判。
张九龄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,成功缓解了与西域诸国的紧张关系。
在农业方面,李天明推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粮食收购计划。
这不仅稳定了粮价,还有效缓解了农民的经济压力。
然而,就在这些计划逐步见效的时候,意外还是发生了。
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一名斥候冒着暴雨赶回长安,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:突厥大军已经集结完毕,正在向大唐边境挺进!
李天明立即召集朝臣商议对策。
然而,朝堂上却出现了分歧。
"
平东王,"
兵部尚书魏征说道,"
我们应该立即调集大军,与突厥决一死战!
"
但吏部侍郎杜如晦却持不同意见:"
不可。
突厥兵强马壮,我们应该采取守势,等待时机。
"
争论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,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。
就在这时,李天明站了起来。
"
诸位爱卿,"
他沉声说道,"
兵法有云,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在我们决定如何应对之前,首先要了解敌情。
"
说着,他转向了刚刚带来消息的斥候:"
你仔细说说,突厥大军的具体情况如何?"
斥候恭敬地回答:"
回禀平东王,突厥此次来犯的兵力约有三十万,以骑兵为主。
他们分三路推进,似乎想要兵分三路,同时攻打我们的三个重要关隘。
"
听到这里,李天明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。
他在心中默默地呼唤系统:"
分析突厥的进攻路线和我方的防御态势。
"
系统很快给出了详细的分析:
"
突厥大军分三路进攻,分别是:
北路军20万,目标疑似雁门关
中路军5万,目标疑似宁武关
南路军5万,目标疑似偏关
我方目前在边境的兵力部署:
雁门关:10万大军,主将郭子仪
宁武关:3万大军,主将李光弼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