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林成功剿灭了杨玄感的叛乱,过了不到两个月,皇上杨广就率领人马,返回了东都洛阳,在东征高句丽的一战中,再次吃了败仗。

之所以杨广要一心征服高句丽,其实有两个主要的原因。

其一是高句丽藐视大隋皇朝尊严,不臣之心日益表露无遗,激怒了皇上杨广,杨广当即怒道,“:“高丽小虏,侮慢上国,今拔海填山,尤望克果,况此虏乎?”

另一个重要原因,则是来自于并肩王杨林给他的压力。

自代周立隋道开皇之治,并肩王杨林,数次率兵征讨四方,无论平定蛮夷,还是剿灭叛乱,都是攻无不克,战无不取,无往而不胜。

在整个大隋朝,上至文武百官,下至黎民百姓,人人只知并肩王,却无人在意他这个皇上,仿佛大隋朝,只要并肩王杨林在,大隋朝就高枕无忧矣!

每每想到这些,杨广就十分不爽。

皇上杨广于是便费尽心机,急于证明自己,让天下人看看,没有他并肩王,自己也一样可以睥睨天下,威加四海。

于是,杨广征调全国兵力,召集众多名将,征用千万民夫,浩浩荡荡,东征高句丽。

本以为小小高句丽,可以凭借几十万大军,一举拿下高句丽。

谁知事与愿违,,怎会引起伍云召的兵变,不是你和杨素明争暗斗,杨素死的不明不白,杨玄感如何会起兵造反以清君侧?这始作俑者,都是你宇文化及一人。”

杨林一出此言,众官员顿时哗然,一片议论纷纷。

宇文护及听了,大呼冤枉,并在朝堂上嚎啕大哭,求皇上为他做主。

顿时朝堂乱哄哄的一片大乱。

皇上杨广又气又恼,却不敢对杨林有任何发作,只好站起身来下令道,“朕甚是乏累,退朝吧。”

说完起身就走。

杨林上前一步,再次说道,“皇上,当年先帝可是有言在先,不能加封宇文化及一官半职,皇上都忘了吗?皇上怎么能够封他做尚书省尚书右仆射,让其一步登天呢?请皇上三思啊。”

杨广无言以对,愤愤然拂袖而去。

正是:自古忠奸不共天,无奈君王蒙双眼。

前朝旧事恍如昨,循环往复再重现。

喜欢一字并肩王杨林请大家收藏:()一字并肩王杨林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