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阵时,鼠人和两个姐姐喜欢以“小”

相称,就是在名字中的一个字前面加“小”

,如鼠人叫“小童”

,鼠人的小姐姐叫“小玉”

,鼠人的大姐姐叫“小玖”

这样叫,姐姐叫弟弟“小童”

很正常,很顺;可是作为小弟的鼠人叫两个姐姐“小玉”

“小玖”

实际有点不妥。

小姐姐陈玉蟾,属羊,1943的,应属癸未羊年,比自己大5岁呢;大姐姐陈玖蟾,属虎,1938的,是戊寅虎年,更比自己大十岁,怎能称“小”

?不过那时鼠人还就都这么叫了。

其实,此时鼠人十六七,小姐姐二十一二,大姐姐都已二十六七,真不该如此称。

这种叫法是哪个想起来的呢,鼠人想不起来,而且他也绝不会想起来让大家这么相互叫,那不是成了他要讨两个姐姐的便宜啦!

可鼠人回想当时,叫两个姐姐“小玉”

“小玖”

没有一点生硬感,而是觉得特别亲切,也许就相当于现在的“昵称”

,大家都挺喜欢似的。

鼠人还记得有叫两个姐姐“大宝子”

“小宝子”

的。

这又是什么叫法,简直是瞎胡来了!

原来这也是两位姐姐用过的小名。

姐姐们都出生在靖江城,城里人对小孩,小时候喜欢,就叫“宝郎”

因为母亲妈妈,许永娥,还有杨国章的堂客。

鼠人和两个姐姐又多了仨干姐姐,干姐姐都比两姐姐大,两姐姐也大大咧咧叫她们小姐姐、永娥姐姐、大姐姐。

倒是鼠人感到特别扭,这些姐姐来得太突然,而且她们有的年纪大,孩子大小都跟自己差不多啦!

他至今还记得,他叫善章妈妈小姐姐,可自己已经有小姐姐,那个小姐姐的儿子陈善章只比自己小岁把。

他本就内向不爱说话,遇到这种情况真的很尴尬。

母亲是个热闹大度人,女儿干女儿一下有了四五个,说起来也不错。

当时家里少劳力,干女儿也还真能帮帮忙,有时连干女婿也来凑一把。

鼠人记得干女婿不叫母亲“亲妈妈”

,而是以孩子的口气称呼,叫“婆婆”

家乡人叫外婆、外祖母都是叫婆婆的。

从母亲这时的心理看,她是有些想让女儿,特别是大女儿“小玖”

,像干女儿一样,在农村早点结婚成个家,有女儿女婿,家里田里的活儿就不会犯难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